清晨,医院的走廊依旧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,护士们匆匆忙忙,忙碌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无声的旋律。然而,鲜有人注意到医院外一位年轻的母亲,她每日都会坚持准时送奶给自己那依然在医院的新生儿。她手捧着白色塑料瓶,小心翼翼,目光里充满了急切与期盼。
玥玥,是这个年轻母亲的名字。出生时,她的体重仅有780克,大小不及一只手掌。这一刻,医生们都面露凝重,忧心忡忡。她被迅速送入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,而那个脆弱的生命,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。
郑青青医生是玥玥的主治医生之一,她和她的团队无时无刻不在为这小小的生命而努力。她们通过细管将营养、药物送入玥玥的身体,维持着她微弱的生命体征,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。
玥玥,作为一名“超早产儿”,需要克服的不仅是呼吸困难、感染、营养不足等一系列生理难题,还要面对身体各项指标的不稳定。每一次生命迹象的波动,都会让医护人员心跳加速,但无论如何,玥玥顽强地坚持了下来。
展开剩余72%在医院,类似的生命奇迹并不罕见,但玥玥妈妈的每一次来访,都是爱的力量在默默传递。她会在家属区等候,焦急地等待着任何关于女儿的消息。每当医院的电话铃声响起,母亲的心跳便不由自主地加速。长时间无法亲眼见到女儿,她的担心和焦虑是无可避免的。对于这对年轻的父母来说,最心痛的并非看不到孩子,而是无数次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让他们无法安宁。
郑医生时常安慰着叶女士,告诉她“不用担心”。那句话虽简单,却成了她最坚强的支柱。她用理性和感性,耐心地讲解每一次治疗背后的深意,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医疗数据。
因为孩子还小,刚出生时胃口极为微弱,叶女士曾误以为奶量不够,然而通过沟通,她才明白医生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不让玥玥的肠胃负担过重。经过一百天精心的治疗和呵护,玥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“生死关”,终于走出了医院的大门。
虽然出生时,她的生命几乎没有希望,但小玥玥却用她微笑的眼神回应了每一个困难。十年后的她,已经不再是那个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小婴儿了。她成为了学校中的全优生,智力与自信让她成为同学们眼中的“颜值担当”。
在讲台上,她站得高高的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那是岁月的积淀,也是对医护人员深厚感情的映射。时间如白驹过隙,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日子逐渐变得模糊。然而,每一步成长,都牵动着当初救治过她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。
每到节假日,玥玥都会寄来一张卡片,虽然字迹稚嫩,但情感深厚。“我要向您看齐,考上北京大学。”这是她对郑医生的感恩,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承诺。
这份承诺不仅仅属于医者,它也代表着一个孩子对未来的勇敢追求。医生们成了她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,激励她不断向前,追求更高的理想。或许某一天,玥玥会穿上属于她的白大褂,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责任,将爱与希望一代代传递下去。
今天,站在时间的门槛上,那份跨越十年的羁绊变得更加珍贵。这段岁月里曾经的坚持与爱,如同永不枯竭的清泉,润泽着每一个心灵。故事在时间的流逝中继续着,但它为每一位参与者带来的感动,永远不曾消散。
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,但正是因为坚持与爱,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。有时,一句简单的承诺,便能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信念。因为它蕴含的温度和力量,永远刻印在每个人的心中。
发布于:山东省